被誉为天下第一羊,锡林郭勒羊肉凭啥火遍全国?
尽管外面的世界喧嚣不已,但新丝路都不为所动,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挖掘和推广锡林郭勒草原羊。
没有花里胡哨的商业模式,也没有随波逐流于互联网经济,定位为中国好羊肉标准践行者,并在产品上不断创新改革和精益求精上,打开一个又一个利基市场。
凭借草原上的600万只羊,新丝路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搭起了产销一体的电商+实体的平台,并以此为窗口,成全锡林郭勒草原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千百年梦想。
600万只锡林郭勒羊,快吃成了保护动物
每年7、8月份,背一袋现金去买羊,成了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一道风景。在这里,养羊的牧民不认银行卡,也不认支付宝,只收现金。
由于地处偏远,大多数羊肉缺乏“从草原到餐桌”的直销渠道,只能依托羊贩子收购,不然无法满足北上广甚至全国各地的老饕,锡林郭勒羊肉更是成了老字号“东来顺”的指定羊肉。
羊宰杀后4小时内,羊肉必须被细细分割,冷却排酸。迟了味道便打折扣,稍有经验的老食客一试便知。一头羊大概只有30% 的肉可做火锅涮食之用,最好吃的部位如上脑更是稀罕,通常不到5%。
关于锡林郭勒羊到底有多好吃,牧民有最高傲的态度,那就是——出了内蒙,绝不吃羊。
在北京、上海、天津这些大都市,你总能看到挂着“锡林郭勒羊肉”的炫目招牌,这就是为什么全国的羊肉都要争着要叫“锡林郭勒羊肉”?

被称为“天下第一羊”的乌珠穆沁羊
锡林郭勒羊分为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察哈尔羊和乌冉克羊,其中三个已经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乌珠穆沁羊更是“羊中贵族”,被称为“天下第一羊”。
据《马可波罗游记》和《元史》记载,从元朝初,锡林郭勒草原就是皇家御用草场,并且开始有目的地选育皇家专用的黑头白体、身长肉多的乌珠穆沁羊,用于祭祀天地和祖先。
这些“有主的野羊”随心所欲地游走,每天步行十几公里,绝对刷爆朋友圈微信运动。从那时候,让乌珠穆沁羊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惯——不能圈养,即使在内蒙古冬季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也只能扒雪吃草。挑剔的饮食,使得每20亩草场才能养育一只乌珠穆沁羊。
直到今天,乌珠穆沁羊仍享有皇家的荣耀——每年都有数万只乌珠穆沁活羊从秦皇岛装船发往中东,成为中东贵族的美味和沙特王室的特供品,人民大会堂招待伊斯兰国家外宾用的也是乌珠穆沁羊肉。

挂盘不掉的锡林郭勒羊肉
- 最新发布
- 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内牛羊产品价格持续震荡 畜牧业发展面临挑战
- 进口牛肉冲击本土肉牛养殖业 产业格局亟待优化
- 1758万亩、三连增!我国全方位落实耕地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 我国自主培育的“广明2号”白羽肉鸡实现首次出口
- 猪价、鸡价接续上涨 养殖业上升周期到来?
- 畜牧业“增产不增收”如何破解
- 奶源过剩需求不足 上游牧场频现亏损如何破局?
- 供给形势进一步改善 生猪价格企稳反弹
- 春意盎然万象“新” 春耕画卷由南向北次第铺展
- 国企助力“海上粮仓”迈向“深蓝”
- 新疆喀什:亚洲最大的牛羊交易市场交易火爆
- 稳产、增收、提效,科技赋能美好“新农景”
- 麦收进度达7.9% 各地全力做好抢收保障
- 我国粮食全产业链减损可节粮上千亿斤
- 猪价弱势猪企二季度业绩承压 下半年复苏行情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