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农业转型的生态路径_产经新闻网
  • 欢迎进入《产经新闻》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农资肥料 > >>内容

探寻农业转型的生态路径

2014年12月27日 07:4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

探寻农业转型的生态路径

  ——北京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启示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先期发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触到未来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图景。

  

\"探寻农业转型的生态路径\"

 

  2014年农村经济工作七大重点

  强政策保障

  筑牢“生态优先”发展原则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位于北京顺义区李桥镇西树行村的北京顺沿特种蔬菜基地。一走近蔬菜温室的外门,装有自动感应装置的风扇立即启动,向门外方向吹风防止害虫进入。蔬菜温室外的防虫网和温室内的黄、蓝色的诱虫板均匀密布,棚顶吊着专用害虫诱杀灯。

  正如记者看到的,这个农业基地的部分温室中,通过科学施用有机肥,采用滴灌和喷灌的水肥一体化工程,生物天敌和物理防控病虫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具体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同时,大幅减少了水、肥和农药的使用。

  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阎晓军告诉记者:“生态优先是北京市农业发展遵循的重要原则,今年北京市启动新一轮生态农业建设,力争通过3年建成一批标准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通过严格水、肥、农药的安全精准化管理,辐射带动全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在满足农业生态的同时,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和清洁的休闲环境。”

  专家指出,生态农业建设需要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跻身示范园,要迈过高“门槛”。

  阎晓军介绍,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北京市在政策上对园区评价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引导绿色生态农业向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今年,北京出台了《种植业生态农业园区评价规范》,对种植业生态农业园区的生产方式、农药肥料的施用、节水措施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考核合格的园区将被授予“核心生态示范园区”标牌,便于市民识别。对于核心生态示范园,将优先给予政策倾斜、资金保障、技术聚焦。

  专家介绍,目前,在生态农业领域,发达国家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精准农业模式,重点发展智能化高度发达、集约化程度高的现代农业;另一种是以日本、以色列等国家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模式,重点发展设施农业与工厂化的现代农业。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产量首次实现“十一连增”,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与此同时,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让农村生态和环境付出了极大代价。在生态农业迅速发展的背后,北京市有着怎样的考量?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均处于转型期,农业发展同样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型生态农业,是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是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机遇。”阎晓军指出,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耕地等自然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利用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发展生态农业既可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的鲜活农产品,又可为市民提供清洁、舒适的休闲环境,体会到春种、夏耕、秋收、冬藏的农耕文化,还是阻隔都市污染的绿色生态防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管理员入口

    产经新闻 Copyright © http://qyjlbd.com 2012-2017 版权所有

    网站邮箱:qyjlbd@163.com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

    京ICP备090753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