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育融合”扎根乡村课堂,邹城北宿镇中心小学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径_产经新闻网
  • 欢迎进入《产经新闻》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方资讯 > >>内容

“五育融合”扎根乡村课堂,邹城北宿镇中心小学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径

2025年11月13日 09:49   来源:产经新闻   作者:admin   点击:

   产经网:( 姜召霞  田中华)深秋的邹城市北宿镇中心小学校园里,一场关于教育改革的实践正在悄然开花结果。自2024年下半年“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启动以来,这所农村小学用一年多的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

  一、教学理念重构:从“五育拼盘”到“有机融合”

  “我们追求的不是简单地把德智体美劳塞进一节课,而是要让五育像五味调料那样,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然融合。”课题负责人这样形容他们的探索。

  在语文课上学习《悯农》时,老师们不仅讲解诗文,还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农耕劳作;数学课上测量操场面积时,融入体育游戏和团队协作;美术课绘制校园植物时,结合自然观察和劳动教育。这种融合式的教学设计,让原本割裂的教育内容变得生动而立体。

  “以前总觉得五育融合很难,现在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任教多年的姜老师感慨道,“关键是要找到那个融合点,让知识学习与品格培养自然发生。”

  二、课程创新实践:项目式学习激活课堂

  “如何设计我们理想的校园花园?”这个驱动性问题开启了一场跨学科的学习之旅。学生们在数学课上计算面积和预算,在科学课上研究植物生长规律,在美术课上设计花园布局,在劳动课上亲手播种培育。

  “这样的课堂太有意思了!”五年级学生王明兴奋地说,“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真的在校园里建起了自己的小花园。”

  项目式学习成为五育融合的重要载体。从“班级微农场”到“传统节日探秘”,从“家乡水质调查”到“校园节能方案”,一个个真实而有意义的项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三、学生素养提升:看得见的成长变化

  课题实施以来,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学生身上。

  “孩子们更爱提问了,也更懂得合作了。”班主任田老师观察到,"在项目学习中,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学习。"

  数据显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35%,团队协作能力显著增强。在最近举办的全镇教育智能创新比赛中,该校学生获奖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六年级学生刘欣的家长欣喜地发现:“孩子现在回家会主动做家务,还经常跟我们分享在学校学到的环保知识,感觉一下子长大了很多。”

  四、教师专业发展:从实践者到研究者

  课题研究不仅改变了学生,也重塑了教师队伍。一年多来,课题组教师公开发表教育论文6篇,9人次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奖励,实现了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转变。

  “我们建立了两周一次的教研沙龙,老师们轮流分享融合教学案例。”教研组长田中华介绍,“这种同伴互助的模式,让好的经验能够快速推广。”

  青年教师小唐在分享会上激动地说:“第一次感受到教育研究的魅力。当我们把日常教学中的困惑变成研究课题,教育工作就充满了创造性的乐趣。”

  五、扎根乡土:农村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中心小学的探索尤其注重乡土特色的挖掘。孩子们研究本地农作物生长,记录家乡变迁,传承民间工艺,在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农村学校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孙召红校长表示,“我们身边的田野、村庄、民俗,都是五育融合的天然素材。关键是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把教育资源从‘有限’变为‘特色’。”

  如今,走进北宿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你会看到孩子们在测量中认识数学之美,在劳作中体会付出之乐,在合作中感受团队之力。“五育融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念,而是化作了每个教育环节中的具体实践。

  这片农村教育的热土上,改革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期待着绽放出更加绚烂的素质教育之花。(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中心小学)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管理员入口

    产经新闻 Copyright © http://qyjlbd.com 2012-2017 版权所有

    网站邮箱:qyjlbd@163.com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

    京ICP备090753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