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树吴海卡:植树18万棵,循环理念征服刘强东
单从企业成长历程来看,第二树绝对是一家做对了更多的事情,而没有做错更多事情的企业。
在实体与虚拟经济不断碰撞,产业秩序一次次重构当中,一家以被当做“垃圾”的二手家具安身立命的企业,如何完成从草根小厂到全国连锁巨头的平稳进化?
又在“绿色环保既是道德标准又是经营负担”的矛盾中,如何将绿色环保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企业利润来源,从而实现道德和经营的知行合一?
面对《商界》记者长枪短炮般的采访,第二树循环家具创始人吴海卡显得有些不习惯,“很少接受采访,我就是个普通人,没什么激动人心的故事。”

第二树循环家具创始人吴海卡
先苦后甜,创业没有一帆风顺
关于循环品牌家具这件事,还得从在北京做办公家具销售的吴海卡说起。
2008年,吴海卡有个客户想处理掉100多个工位的办公家具,找到吴海卡帮忙。刚好他的另一个客户想买,双方数量差不多,吴海卡从中撮合成交。虽然没在中间赚差价,但吴海卡却发现了二手家具的市场价值。
他越想越兴奋,有一天专门跑到北京二手家具市场,发现每个老板都过得很滋润,拿的都是最新潮的翻盖手机,开的都是很不错的轿车。
当时竞争并不充分的二手家具行业,几乎满足了吴海卡对商业的全部想象,行业服务能力差,市场鱼龙混杂,客户找不到好的服务商。直面市场,没有固定不变的教条或者模式,更没有来自地方人情关系的阻碍。
2009年8月,吴海卡租了一个小院子,拉来两个合伙人,投入10万元买来一个面包车,正式开始“收破烂”。

吴海卡当年创业的小院子
做了6个月之后,当初的一脸欣喜变成了灰头土脸。“4个月下来算账人工费、仓库费和物流费,一算基本上等于没有利润。”
两个股东的相继退出,不断打击着吴海卡,“当别人对你不认同的时候,你反而要做出成绩来获得别人尊重。” 吴海卡后来愈发明白,做企业需要不断修炼自己内心的丘壑,无论向前三步抑或后退三步,哪怕胸有激雷也要面如平湖。
合理的商业逻辑是什么?琢磨许久的吴海卡终于明白——二手家具的核心在高端品牌,产品循环利用价值最高,同时附加值最高。再加上专业的免费安装服务,就能实现客户与经营者的价值双赢。
- 最新发布
- 从城市到乡村,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不断完善
- 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更多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 增量不增利 合理保障新能源发电收益措施有待完善
- 山东水兴建设集团党建融入生产经营工作实践
- 碳减排压力大 钢铁行业电气化迫在眉睫
- “生态修复+文旅开发” 百年石屋焕“新”
- 三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电力建设发展指数发布
- “红色党建”护航“绿源环保”—环保能源集团党总支为集团高质量
- 光伏设备退役潮将至,“新型污染源”亟待规范治理
- 中国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 三大指数同步回升释放积极信号——透视10月份PMI数据
- “古建之美+良好生态” 古村落群焕发新风采
- 农旅文化新里程、南充市花仙子农业有限公司 张通凡
- 鼓励各类资本提升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比例
- 我国将加强入海排污口监管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