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024年05月06日 10:16 来源:产经新闻 作者:admin 点击:次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继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之后,又一国家重大文化工程。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
2022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就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出:“要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加强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挥重点建设段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
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制定并印发《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实施方案》,以长江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谋划建设集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同步推进沿线13省份编制分省份规划,着力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衔接、开放共享的建设格局;会同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充分发挥长江文化在价值引领、惠民育民、保护生态、推动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我们先后赴江苏、湖北、湖南、重庆等重点建设区,开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题调研,把基本情况摸清、把困难问题找准、把解决对策提实,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支持。”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被放在首要位置,健全系统保护、协同保护的体制机制。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组织沿线13省份开展文物资源调查;全面加强长江流域文物考古研究,健全长江文物保护名录制度,加强长江文物本体保护,统筹推进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统筹兼顾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各地在项目谋划中,把准建设方向,严防大拆大建违规开发、千篇一律同质开发、政绩工程盲目举债开发等不良倾向。
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各地各有关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为引领,把握好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关系,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生态治理充分结合、与社会发展充分结合,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者 郑海鸥)
转自:人民日报
- 上一篇:山东关于切实做好“五一”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通知
- 下一篇:青海清洁能源发展势能强劲
新闻排行
- 最新发布
- 从城市到乡村,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不断完善
- 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更多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 增量不增利 合理保障新能源发电收益措施有待完善
- 山东水兴建设集团党建融入生产经营工作实践
- 碳减排压力大 钢铁行业电气化迫在眉睫
- “生态修复+文旅开发” 百年石屋焕“新”
- 三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电力建设发展指数发布
- “红色党建”护航“绿源环保”—环保能源集团党总支为集团高质量
- 光伏设备退役潮将至,“新型污染源”亟待规范治理
- 中国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 三大指数同步回升释放积极信号——透视10月份PMI数据
- “古建之美+良好生态” 古村落群焕发新风采
- 农旅文化新里程、南充市花仙子农业有限公司 张通凡
- 鼓励各类资本提升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比例
- 我国将加强入海排污口监管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