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徐州红喜蛋文化节昨日在江苏沛县成功举行
2018年05月18日 13:05 来源:食安中国网__产经新闻 作者:消息 点击:次

领导启动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武家增摄影报道)5月15日,第四届中国(徐州)红喜蛋文化节开幕式暨淮海经济区品牌农业发展峰会在江苏沛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俗文化学者专家、淮海经济区品牌农业企业家等近千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开幕式主持人由江苏省节庆协会副会长闫书杰担任。全国政协民宗委原副主任、国家民委原副主任周明甫,中国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海周,国家民委政法司原巡视员黄忠彩,原徐州市政协副主席赵彭城,原沛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贺本荣、江苏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唐建泽,江苏省节庆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承东,徐州市工商联副主席丁川、徐州市传统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戚云龙,徐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商会会长张伟,徐州市农委副主任陈志明,原徐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汪诚谊,原徐州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庆喜,徐州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启典,徐州浙江商会会长张发顺、江苏香道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沛县鼋汁食品研究会会长杨须跃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出席开幕式。

杨须跃在开幕上讲话
在开幕式上,杨海周首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接着丁川、贺本荣、赵彭城等分别致祝贺词,江苏香道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沛县鼋汁食品研究会会长杨须跃在开幕式上说,红喜蛋民俗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红喜蛋民俗文化,从2013年第一届的红喜蛋文化节,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此次文化节又加入了淮海经济区品牌农业发展峰会的元素。我们之所以举办这样的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承推广饮食文化,做大做强红喜蛋饮食产业,积极推进节庆习俗的改革和创新。
在当天上午在沛县侨城大酒店举办的中国节庆文化产业创新论坛上,全国政协民宗委原副主任、国家民委原副主任周明甫作主题发言,结合国家文化,对民俗节庆文化进行了深入阐述。民俗专家戚云龙先生编撰的《中国红喜蛋文化》一书也在论坛上正式发行。
下午又同时举办了“新品发布会暨香道直营店项目说明会暨营销论坛”、“中国节庆文化产业创新论坛-民俗文化产业与汉文化传承”、“徐州浙江商会(沛县)文化与发展论坛”和“淮海经济区品牌农业发展峰会”四大主题活动。
来自中国民俗协会、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江苏省节庆协会,以及著名营销策划专家等纷纷开讲,文化、民俗、农业、节庆、营销等观点热烈碰撞,专家们的真知灼见,或高屋建瓴,或落地有声,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香道食品有限公司、徐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商会、沛县鼋汁食品研究会承办;徐州市社科联、徐州市文广新局、徐州市工商联、淮海经济区联络处、淮海经济区城市报业联盟等单位提供支持。
江苏省节庆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承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江苏香道食品有限公司举办的“中国红喜蛋文化节”在当今具有非凡的意义。一是体现了企业与企业家的文化自觉;香道食品诞生于大汉之源沛县,将丰厚的汉文化与企业产品嫁接,形成并增强企业产品文化魅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营销产品与营销文化双轨并进。二是体现了新时代企业家文化情怀和一种新的社会责任。香道食品董事长杨须跃作为一个青年企业家,从办好企业多交税到把弘扬汉文化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扛起来并且坚持下去是一个现代企业家精神境界的飞跃。具有样本与标兵意义。三是创造了企业经营的“节庆营销”模式。从第一届红喜蛋文化节起,我就发现香道食品“节庆营销”模式显示岀的强大生命力。几年来每届红喜蛋文化节举办,香道食品公司产品销售就攀上一个新高。可以说红喜蛋文化节的“节庆营销”模式是近年江苏节庆一大创新,也是当今中国地方节庆一个极具价值的经典创意。它的意义不只是加大了香道食品有限公司产品的订货与销售量,而是对传统营销方式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四是体现了现代企业家的宏观视野。香道食品举办红喜蛋文化节,立足企业所在地沛县,而是扩大到整个淮海经济区甚至幅射全国,不仅收到了良好经济效益,而且使红喜蛋文化节文化内涵更加丰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将对民俗饮食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新闻排行
- 最新发布
- 彭婆婆榨菜助力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酱腌菜制作
- 9ys俊善旗袍美学院四川南充分院成功举办第三届(南充)旗袍专场
- 律师袍下的星光——一位律师的挣扎与荣光
- 促进会举行副理事长单位会员入会暨文旅科技产业服务基地与职业技
- 河南省辉县市张建国:百泉游记
- 致许浩恩:法律与篮球的星辰
- 山东聊城市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为“六个新聊城”贡献力量
- 黄陵站派出所联合铁路单位开展校园宣讲活动
- 山东济宁:未签合同不认账?仲裁亮剑维护工伤职工权益
- 山东济宁:鱼台首个事业单位博士后科研平台落地
- 律师的“无情”,是对法律的深情
-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多重利好政策将出台
- 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外资机构看多中国资产
- 1月金融数据“开门红” 货币政策力度节奏将择机调整优化
- 积极因素点燃信心 中国资产获全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