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条措施!威海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_产经新闻网
  • 欢迎进入《产经新闻》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经新闻 > >>内容

24条措施!威海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3年06月16日 11:07   来源:产经新闻   作者:admin   点击:
  产经新闻网:6月15日上午9:00,山东省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于夕勇,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新闻发言人宋光,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三级高级检察官刘海波,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林治博,市司法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毕建鹏介绍《关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有关情况。
 
  近年来,全市政法机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法工作就服务保障到哪里”,全方位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深化落实市委“企业大走访”部署安排,面向全市政法系统广泛开展政法机关“进企业促发展”活动,组织290名市县政法领导干部每人至少联系1家企业,重点推行“六个一”服务(即每季度一次实地走访、开展一次政策宣讲、组织一次法治体检、举办一场法治讲座、解决一批实际问题、撰写一篇调研报告),以真诚态度、专业能力、精准行动和务实举措积极投身服务企业发展热潮;首轮已完成316家企业实地走访,帮助协调解决问题222个,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570万元。
 
  近期,市委政法委根据上级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印发了《关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24项具体任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坚持问题导向,聚力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积极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重大建设项目落地实施,深入开展涉黑恶线索摸排工作,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深化金融审判跨域集中管辖改革,聚焦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开展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等金融领域专项行动。加强企业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严密防范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有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治安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各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作用,强化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健全切实解决涉企执行难长效机制,做强“威执亮剑”执行品牌。
 
  坚持依法依规,聚力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准确把握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的界限,依法适用强制措施。深化环境资源刑事、民商事、行政审判“三合一”改革,健全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和补偿、损害赔偿等制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三无”船舶、盗采海砂、非法猎捕等违法犯罪。深化做实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全面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依法惩处严重侵害知识产权行为。建立健全破产处置府院联动定期会商协调机制,完善府院联动协同推进工作体系,提升破产重整案件办理质效。积极稳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深入推行涉企分级分类监管,深化数字法治系统建设,不断提升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
 
  坚持务实普惠,聚力营造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乡村建设等领域立法,持续开展不利于营商环境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健全完善政法公共服务体系,优化行政审批机制,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发挥好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涉企服务窗口、网上涉企服务平台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作用,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法律服务。打造公证“免证办”“码上办”服务品牌。大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着力打造特色普法宣传品牌。加快提升涉外司法能力和法律服务能力。
 
  坚持机制引领,聚力构建更加坚实的组织保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常态化、创造性地把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构建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围绕“进企业促发展”活动,持续出台完善服务企业务实举措,健全完善精准服务企业机制。针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疑难、复杂涉法问题,建立党委政法委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共同研讨的重大问题会商机制。
 
  下一步,全市政法机关将坚定不移地把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落实24条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履行职能,主动靠前服务,狠抓任务推进,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法院在发挥审判职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
 
  今年以来,市法院聚焦经济工作要求,深化全周期服务企业改革,打造“无威不至•益企发展”品牌,制定18条服务措施,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把脉问诊防风险。开展“四问四帮”企业走访,两级法院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企业了解司法需求,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恢复生产,目前442家重点企业已全部走访完毕,现场答疑解惑117件。健全企业法律体检机制,对全市13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348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涉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为涉诉10件以上的15家企业提出有针对性意见建议。实质解纷促和谐。畅通涉企纠纷多元解纷渠道,打造“和合有威”诉源治理品牌,深化与35个行业主管部门、专业调解组织的对接,在诉讼服务中心、站点等场所为企业提供音视频调解服务,近30%的涉企纠纷实现诉前“零成本”化解。坚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把调解和释法明理贯穿涉企案件办理全过程,立审执全流程提示、督促自动履行,全力促成涉诉企业握手言和。高效审理降成本。开辟涉企案件立案绿色通道,线上线下同步提供18项“一次办好”诉讼服务,实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坚持平等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基本原则,公平公正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审结涉企案件6392件。深化涉企案件繁简分流,加大简易、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力度,推行要素式审理买卖、承揽、物业等多发合同类纠纷,涉企案件平均用时49天。
 
  下一步,市法院将进一步找准服务企业的切入点,落实落细全周期服务企业各项内容,推出更多更好的惠企暖企举措,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涉企权益刑事司法保护。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惩处侵犯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各类刑事犯罪。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准确把握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的界限,规范刑事民事交叉案件办理。营造良好金融法治营商环境。积极推进“金融云庭智审平台”试点,紧扣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探索打造“绿色金融”品牌工作室,集约化办理涉绿色金融案件。助力企业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深化知识产权刑事、民商事、行政审判“三合一”改革,建立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技术调查官制度,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增效。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持续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机制改革,健全完善“预防、修复、共治、专业”四位一体生态司法保护模式,运用法治方式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及时帮助企业兑现权益、修复信用。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常态化开展涉企案件集中执行行动,灵活采用“放水养鱼”“活封活扣”等执行方式。开展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依法为企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等方面扫清障碍。
 
  今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是如何结合自身职能以检察“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的?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大抓经济工作部署,以“进企业促发展”活动为契机,以供给侧为导向,研究提出“一圈一包一链”16条措施,形成全市检察机关服务“两个先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切实把党委部署转化为检察行动。
 
  一圈,主要是打造营商环境“生态圈”,重在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普惠性司法服务。抓打击。扎实推进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继续保持对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和骗贷、虚开发票等风险型犯罪的高压态势。共起诉走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传销、洗钱等犯罪39件74人,追赃挽损676.4万元。重保护。深化做实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和知识产权检察融合履职两项重点工作。今年5月6日,市检察院与中级法院在全省首创企业合规领域联动机制,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联动内容、工作机制和组织保障五个方面提出18条具体措施,突出合规文书随卷同步移送、合规成效纳入量刑建议、对合规开展实质化庭审、加强事后联合监管等重点举措,有力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走深走实。改革试点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累计对16家企业启动合规程序,稳定纳税规模1400余万元、就业1600余人。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坚持“四大检察”融合发展、一体履职,今年以来共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6件20人、民事执行监督案件1件、行政执行监督案件1件,加强了对知名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创新型中小企业原始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促治理。围绕大兴调查研究工作部署,组建专门团队,对银行、城投等国有融资平台以及民间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开展调研,力求把相关领域存在的法律风险找准、找实,提出防范治理建议。
 
  一包,主要是打造惠企政策“服务包”。重点优化检察机关内部工作措施,为企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畅通涉企绿色通道。升级12309涉企类投诉、受理、转办功能,依托“爱山东”app,开设了“威海检察专区”,与12345热线、市营商环境专班对接,对涉企诉求快速分流处置。目前,两级院12309大厅均专门设置涉企诉求“绿色通道”,累计受理涉企诉求16件。落实涉企案件专门标识。对涉企案件的类型、标识方式等作出规范,实现涉企案件源头识别、分类预警、跟踪监管全流程闭环管理。
 
  一链,主要是打造法治服务“供应链”。以政法机关“进企业促发展”活动为契机,打造检察机关“县级干部联系大企业+检察官联系小企业”品牌。在落实市里“三问两送一促”和“六个一”的基础上,增设了解企业法治需求、面临的法律风险及涉法涉诉三项内容,分门别类建立台账,职责范围内的,第一时间解决;职责范围外的,协调相关部门会商,研究解决措施。目前,两级院班子成员、员额检察官共联系规上企业、小微企业128家(县级以上干部联系31家),帮助解决问题60余件,对企业其他诉求移送主管部门会商7次。
 
  下一步,威海检察机关将强化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举措,以能动、优质、高效的履职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认真总结近期企业大走访情况,重点梳理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需求,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更多法律服务供给。立足对韩贸易优势,出台涉韩企业合规经营风险提示清单,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和化解涉外法律纠纷。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长效机制,聚焦诉讼监督、诉源治理、普法宣传等工作,有效开展好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各专项活动,交出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市公安局在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打击涉企犯罪、强化企业经营法治保障方面有哪些举措成果?下步有什么工作打算?
 
  在全市“大抓经济”的鲜明导向下,市公安局按照政法机关“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进企业促发展”的部署要求,成立了服务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出台了《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应企业发展之需、行简政便利之道、抓安全稳定之要,全力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进企业、送服务,打造“助企”新矩阵。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董晓飞和公安机关61名市管干部深入分包的65家企业,精准务实开展“大走访”,问需求、讲政策、解难题,先后帮助分包企业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性问题49项。同时,健全警企联系工作机制,对全市774个重点项目,探索推行项目警长,提供“一对一”“清单式”服务,开展政策宣讲、法治讲座853场次,指导企业做好内部职务犯罪防范工作,用“公安热度”换取“营商温度”,共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76万元,预计产生经济效益577万元。
 
  网上办、便利办,激发“利企”新动能。升级优化“威海微警务”便民服务平台,无违法犯罪证明开具等159项业务实现“刷脸办、掌上办、随时办”,同步拓展涵盖全市144处公安服务网点的公安政务“电子地图”,提升办事便利度。对线下业务办理,实行网点“扩点”与事项清单“扩面”双轮驱动,建立无人“智慧警局”、“无人车管所”等24小时自助服务区15处,推行公安交管服务“社会代办”,全市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45家、“警邮”合作网点18家、“警医”合作医疗体检机构30家,最大限度实现“就近办”;在公安政务服务大厅运行全科型通办窗口,梳理调整通办事项清单102项,培养“全科警员”,统一受理交警、治安等业务警种高频事项,实现“前台受理、后台审批、统一出件”。
 
  防风险、护稳定,打造“安商”新格局。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的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虚假诉讼等侵犯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的犯罪行为,精准发力,努力实现快立案、快追赃、快破案、快结案。今年以来,共破获各类经济案件44起,挽回经济损失2016万元。以“昆仑2022”行动为载体,突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行为,今年至目前,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犯罪案件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名,涉案价值1500余万元。此外,公安机关动态调整“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科学制定年度抽查计划,推行多部门联合涉企检查,实现“进一家门、办多项事”,让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谋划发展上。
 
  下一步,市公安局将继续围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持续优化惠民利企举措,推进“一次办好”、“跨域通办”,完善“双全双百”主题服务,同时放大“精益执法”品牌示范引领效应,提高涉企犯罪源头治理能力,规范案件立案审查,深化涉企领域联合执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市司法局在服务市场主体、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新举措?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近年来,市司法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建立涉企制度“先出台”、惠企政策“全推送”、合同审查“零等待”等工作机制,创新推行行政执法智慧监管和分级分类监管、优化法律服务供给等细化措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主要有以下措施:
 
  创新审批评估机制。强化法律风险评估。建立重大投资项目审查机制,对以市政府名义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和需市政府研究的重大投资项目,逐一开展法律风险审查评估,实现全覆盖、无遗漏。去年以来,共审查重大投资项目合作协议45份,标的额20多亿元,最大限度减少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的法律风险。建立审查联动机制。在全省首创了合法性审查与公平竞争审查联动机制,将公平竞争审查作为合法性审查的必经程序,已通过“两审”联动审查相关文件48件,为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提供了有力保障。提升合同管理质效。对部门报送的涉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相关合同章程,以及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合同,实行优先审查“零等待”模式,并根据需要提前介入合同签订中背景调查、谈判和文本起草等工作,切实防范合同法律风险。
 
  创新涉企执法机制。优化涉企执法方式。制定出台《威海市涉企行政检查管理办法》《威海市涉企行政检查分级分类监管办法》,创新推行以信用和风险等级为依据的涉企分级分类监管模式,涉企检查次数降低35.3%,问题发现率提升9%,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干扰,涉企行政检查的精准性和规范性显著提升。强化涉企检查监督机制。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专项监督,累计抽查涉企检查事项457项、行政执法案卷1800多本,督促解决执法领域问题17个。部署开展了“换位思考·执法体验”实践活动,通过到企业看、听企业讲、为企业谋、帮企业办等方式,全面掌握企业诉求,通过精准服务为企业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完善涉企复议案件办理机制。建立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类型化审理机制,对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实行当场受理、容缺受理,压缩办案期限20天以上,涉企案件综合纠错率达到55%,化解项目立项、税收征缴、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企业诉求问题70余个。
 
  创新法律服务机制。推行“园区式”法律服务。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企法律服务的实施意见》,结合产业园区特色和企业需求,全覆盖打造“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法律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优化“平台式”法律服务。依托山东律师惠企服务平台、威海市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威海市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建立律师事务所、律师专业特长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公开机制,优化线上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纠纷调解等服务功能,便利企业对口查询相关法律业务,为企业开工复工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去年以来,已提供各类法律查询和法律服务6000余次。实施“精准式”法律服务。建立惠企政策文件梳理汇总、精准推送和督导落实“三项机制”,向企业免费发放惠企政策工具汇编4万多册,线上精准推送信息3000余条。建立惠企政策实施评估和上级政策落实机制,协助推动10大类惠企政策和351件上级政策落实落地,助力企业便捷高效享实惠、轻装上阵谋发展。
 
  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政法委《关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各项部署要求,聚焦制度供给、涉企执法、涉企服务和矛盾化解四个方面,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服务保障作用,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和坚强的法治保障。具体来说,在优化制度供给方面,充分发挥新增加的立法联系点作用,确保涉企政策出台时,能够更好地听取企业、行业协会和商会的意见建议。深入落实合法性审查与公平竞争审查“两审”联动机制,切实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在规范涉企执法方面,进一步深化涉企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深入推进“换位思考·执法体验”活动,通过推行说理式、普法式执法和非现场监管等措施,努力做到对企业无事不扰、无需不扰。在提升涉企服务水平方面,充分发挥律师、专家学者等专业法律人才的优势,用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法律服务团队,在尽职调查、风险防范、项目谈判、协议履行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确保项目能够“引得来、落得下、留得住”。在化解涉企矛盾方面,进一步加强对行政允诺和机关事业单位合同的审查力度,坚决杜绝事前乱承诺、事后不兑现和“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的发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知识产权纠纷调委会和各类商事调解组织,灵活运用“四平四说”调解工作法,聚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企业经营等过程中发生的征地拆迁、劳动用工、合同履行、知识产权、金融保险等方面的问题,全力做好涉企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努力为企业营造健康有序、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威海发布)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管理员入口

    产经新闻 Copyright © http://qyjlbd.com 2012-2017 版权所有

    网站邮箱:qyjlbd@163.com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

    京ICP备090753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