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奶井喷掉价 代理商挣钱难
奶粉概念营销多 增成分其实不增成本
进口常温奶蜂拥进入中国市场并低价抛售,进口牛奶代理商大面积陷入亏损困境。而据乳业专家王丁棉透露,在大规模走量井喷的背后,今年代理商挣钱难度颇高。
据其介绍,调查了解到目前进口牛奶代理商有50%亏本经营,1/3持平,只有剩下20%有所斩获。此外,记者还采访获悉,奶粉也在大打价格战,有企业透露,成分添加其实成本增加微乎其微,消费者不要被忽悠。
有进口奶跌破10元/升
今年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常温奶可谓呈井喷状,厮杀也越来越激烈。王丁棉告诉本报记者,一位女代理商三年前牛刀小试销售了几货柜进口牛奶,次年就销售了几十个货柜,第三年规模已达到几百个。
“早两三年进入这块新兴领域的代理商很少,产品售价高、一线城市受追捧,所以进口牛奶奇货可居十分吃香,早期的代理商应该大部分都挣钱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但今时不同往日,目前的状态已变为品种多、价格平。
据王丁棉介绍,目前中国市场进口牛奶品牌约有80~100个,来自约27~28个国家,其中德国品牌有22个,法国品牌达到12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8~10个,品类选择上可谓百花齐放;就价格而言,今年无论奶粉、液态奶都呈现价格持续走低的态势,远不同于早两三年约合30~38元/升的高价位,目前市面上15~25元/升的产品比比皆是,不少新品在电商渠道促销,甚至跌破10元/升,此前一款德国常温奶,上市初期仅叫价9.9元/升。
“进口液态奶集体掉价的原因有多种,首先选择多了、市场充分竞争,自然不少代理商会选择让利走量,甚至恶性竞争开打价格战;其次目前越来越多进口常温奶销售从传统超商渠道转向了电商平台,节省了不少中间环节的经销商费用;此外,在欧美不少国家,都习惯将牛奶当水喝,1升的牛奶售价不过几块钱人民币,所以此前价格高高在上的液态奶也的确还存在让利空间。”该业内人士认为。
中国乳业协会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中国液态奶进口量分别为1.59万吨、4.05万吨、9.38万吨、19.5万吨;近四年内,常温奶进口增长率高居乳制品品类第一,今年前十个月,进口常温奶已超20万吨。
代理商50%亏本经营
而据王丁棉日前透露,进口额高速扩容的同时,代理商挣钱却越来越难。其介绍,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进口牛奶代理商有50%亏本经营,1/3持平,只有剩下20%有所斩获。
赚钱难的关键在哪?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新品认知度低、市场难打开,另外加上检测存在不合格等风险、到消费者手上的保质期过短都使得代理商经营难度系数趋高。
“现在我国对包括奶粉、牛奶等在内的食品进口检测非常严格,而且出口国、进口国两边的申报过关时间都不短,这使得即使部分进口液态奶相较国产奶有更长的保质期,但到消费者手上时却已失去日期优势,而且液态奶本就是市场会追求其新鲜度的产品。”该业内人士介绍,这也是为何超市经常看到进口奶堆头抛售的原因。
其还表示,进口液态奶近两年虽然在一线城市逐渐打开局面、站稳脚跟,但想开拓更为广袤的二三四线城市却非常艰难,消费者短时间难买账,渠道费用也会大幅增加,如果不走量的话,物流成本也会高企。
链接:
奶粉价格战趋烈
成分概念营销多
与此同时,奶粉价格战也趋烈,概念营销或逐渐被打破。“奶粉本没有低端与高端之分,高端奶粉其实是高价背后的概念营销,而实际成本仅相差3~4欧元,终端售价却高出1~3倍。随着行业神秘面纱被揭开,奶粉暴利时代预计很快结束,价格回归理性指日可待。”君乐宝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刘森淼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 上一篇:发展农产品品牌亟需顶层设计
- 下一篇:13种食品被停售 沃尔玛检出不合格食品
- 最新发布
- “凝心铸魂强根基 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在成都龙泉驿举
- 今年前四个月物流需求持续扩大 多领域增速加快
-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显著提升
- 需求不旺与供应不足并存 国际石油市场缘何低迷
- 到2025年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明确八大任务
- 煤沥青:跳水探底 回稳有望
- 两部门:在食品等行业征集一批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九连涨 行业是否回暖还需观察
- 南充2023首部农村题材公益微电影【山乡情】
- 旺季需求转暖 石化行业景气重回正常区间
- 物价走势怎么看?稳定就业怎么干?
- 从世界工厂到品牌出海 中国企业“走出去”彰显品牌新力量
- 山东聊城水务集团:善谋敢为,勇毅前行谱新篇
- 财政保障乡村振兴健康发展
- 《国医经方年鉴》首发仪式在南阳医圣祠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