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落碑述论》——范业俊解读道家密典_产经新闻网
  • 欢迎进入《产经新闻》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新闻 > >>内容

《碧落碑述论》——范业俊解读道家密典

2019年07月03日 17:53   来源:食安中国网__产经新闻   作者:消息   点击:
  碧落碑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始刊于初唐总章三年(670),现立于山西省新绛县龙兴寺(原名碧落观)。碧落碑文字奇古怪异,行笔精绝,文意深奥,是唐朝道教极其重要的珍贵文物。碧落碑用字与著文都是研究汉字和道学、道教的珍贵实物资料,为古今中外学界所瞩目。一千三百多年来碧落碑历尽沧桑,北宋时毁于兵燹断为两截,后于清初续断成三截。
 
  碧落碑从刊立之日起,就与“玄秘”结下不解之缘。据说,同时期的唐代书法家李阳冰“习之十二年而不知其妙”。一千多年来,碧落碑真可谓让无数学者魂牵梦绕费尽心思。至今其中重重谜团依然难以解析。
 
  笔者与碧落碑结缘在二十多年前。到新绛县办事,闲暇之际凭吊古迹,参观当地名胜龙兴寺,碧落碑就坐落在该寺。第一次站在碧落碑前面,心中油然有一种神秘且敬重的感觉。看着似识非识的妙绝古文字,用碑中的四个字“叨心感慕”来描述当时的心境,实在是恰如其分。碧落碑的魅力让我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后来得到拓片,笔者整张装裱张挂书房,经常欣赏深思。出于一种无名的好奇心,开始收集碧落碑的相关资料。时隔十几年,200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在山西省古籍书店发现了一套碧落碑的早期拓本。拓本共两册,是清嘉庆年间襄汾人卫允锡的藏品。上册为碧落碑原拓,收藏者考定为“宋初之物”;下册是一部精致手抄本,正楷全文抄录明嘉靖人陶登出版的《碧落碑正误设》。其中包括序、跋、郑承规的释文和陶登叔叔陶滋有关郑承规碧落碑释文文字的考证,以及他自己对碧落碑文字的研究成果。这套拓本虽系补字本,但从“洞”字考释以及全面考证看,确为早期拓本。研究碧落碑多年,深知其珍贵。购得拓本后,笔者继续广泛地收集碧落碑的资料,进行比对与研究,心中颇有感悟,发现碧落碑的许多文字为道教自创。碧落碑的碑文字数虽少,但内涵非常丰富。碑文涉及到中华民族传统世界观的许多核心内容。
 
  碧落碑刊立后的1300余年间,研究者大有人在,但人们的注意力往往放在文字方面。对于碑文的性质众口一词,认为系唐朝韩王李元嘉的儿子李训、李谊、李識、李谌等为亡母祈福的诔文。笔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碧落碑文是当时道教一个分支“灵宝派”传教的秘典。该派与传统道教关键区别在于他们所敬奉的天尊是“大道”。“大”和“道”分别是生成宇宙万物本体物质的名和字。笔者将研究碧落碑的结果和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编著成书命之为《碧落碑述论》。
 
  本书分两部分论述与展示碧落碑相关信息:
 
  第一部分论碑,论文,论字
 
  1.对碧落碑历史渊源的考证与论述;2.在对碧落碑文全面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全译碧落碑文。提出新观点:碧落碑是当时道教以宣扬《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为宗旨的“灵宝派”密典,是压缩版的《老子》; 3.对碧落碑用字的考证与论述,其中包括:碧落文与碧落碑用字的关系、碧落碑用字的来历、特色以及道家用字的特点;4.辑选了包括《金石录》《金石萃编》《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等二十余部著作中有关碧落碑的相关内容,罗列各种观点与论述,以飨读者;5.解析唐卫君墓志铭碧落碑残片拓本;6.碧落碑与《老子》。对比碧落碑与《老子》内容的内在联系,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字宙生成,生命产生与演化以及老子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等。
 
  第二部分碧落碑文献资料
 
  1.碧落碑宋拓本,让读者一览碧落碑早期珍貌; 2.碧落碑明两段碑拓本; 3.碧落碑清三段碑拓本;4.碧落碑碑阴《黄公记》清拓、5.郑承规释文拓本; 6.碧落碑元朝新碑拓本; 7.嘉庆庚申年(1800)《碧落碑正误》的精抄本。该书是明嘉靖年陶滋研究碧落碑文、字的专著。中国国家图书馆有藏,笔者做过全文核对,完全一致。
 
  碧落碑是一朵绚丽的奇葩,正文首句“大道天尊速侍真像”。众所周知“大道”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这句话说明“碧落天尊像”没有具体形象,这有别于道教一般神话了的人格造像。“灵宝派”崇信《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第二十卷为“碧落空歌品”,其中“灵宝始青变化之图“碧落空歌之图”“大浮黎土之图”三幅图应该是“碧落尊像”。
 
  人们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今是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时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有哪些可以变为世界的?我们的哲学思想,又有哪些可以变为世界的?毋庸置疑,这些都是很值得炎黄子孙付出艰辛去思考去探索的问题。中华民族的先圣先哲通过《老子》等哲学著作早在2500年前就纲领性地提出了完整的哲学体系。但现在每当提到中华民族的唯物论以及辩证法的时候,人们只是说先圣、先哲提出的是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许多科技成果是支持我们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还是否定我们的哲学思想。哪些方面支持,又有哪些方面否定,这也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认真研究的。
 
  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先生在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做了主旨发言——道教的未来,笔者根据发言选节如下:
 
  “道教和世界上一切伟大宗教一样,其所以出现,是要回答人们最重要的、最切身的关切,包括人是从哪里来的,最终要走到哪里去。”
 
  笔者注: 即探讨和研究生命的起源、演化过程与演化规律。见本书第四章生命的诞生: P208;生命的演化: P209。
 
  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依道学、道教的观点,应该是“环球同此凉热”的太平世界。
 
  “但是,道教也因此而需要应对一系列挑战,主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后世道教渐渐与老庄之学的核心理念和宗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疏离;二是世界已经进入现代和后现代,科技高度发达,文化多样性逐步为人所知并认同,相应地,人文社会科学和哲学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型。”
 
  “先说第一个问题。老庄之学的核心,简约地说,就是人们耳热能详的《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道生ー,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精辟论说。”
 
  笔者注: 探讨和研究宇宙生成的过程以及演化过程。见本书第四章,三生万物: P215。
 
  “至于第二点,即世界科学发展对道教形成的压力,也需要高度重视。”
 
  笔者注: 探讨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与道教的关系。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逐渐由略到精地解析物质的结构以及物质之间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科技成果将帮助人们认识道学、道教物质观。见本书第四章; 用《老子》关于物质、物体由聃子构成解释万有引力定律: P215。
 
  “从世界思想界的走向看,现代科学越来越理解到,宇宙的事物间有着极其复杂的、微妙的关系; 研究任何事物都应该注意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有人甚至提出研究事物要首先分析它所涉及的‘关系';又如,科学证明“时间”(历史)并不像有些宗教所认为的那样,以某一事件为起点,以另一事件为终点,而是无始无终的,可能还是循环往复的;历史的发展也不是线型的,而是有跳跃、有回流、有反复、有平行的。在请如此类的问题上,似乎科学的新成果正在引导着人们缓慢地向着中国哲学,具体说,向着道家哲学移动。在我看来,这种情况对道教提出了两道考题:一个是如何用科学的进展进一步解读道教教义,特别是老庄和后世高道大德的智慧结晶。”
 
  笔者注: 明确指出探讨自然界的奥秘需从研究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入手。以极为简洁的语言阐述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的物质特性,进而以道学、道教特有的哲学思想,对物质世界的深刻认识,时间、空间均为物质表现形式的精准描述必将匡正相对论的相关论述。见本书第四章,碧落碑与《老子》的时空观: P217。
 
  “我所谓的改革和开放,落在具体面上,可以概括为三个拟人化的对话'。”
 
  1.古——今对话
 
  “为建起古——今对话的通道,首先四归元典,即更深入地研完和大力弘扬老庄原著的精义,所谓深刻,是指以今天的视野和各领域的知识诠释其原理。
 
  笔者注: 以全新的视野研究和诠释道学、道教的深邃本质内涵。用现代科技证明,用现代语言阐述道学、道教的核心思想是本书的基本出发点,分三个方面论述: 1.物质:2生命:3.字宙。
 
  2.教——科对话
 
  “道学、道教留给后人的经典,是历代大德高道根据他们面对社会和自然观察和冥思所得出智想之果。现在我们不能丢弃他们的实践经验,只在遗产文本里生活,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视而不見。“道”、“太”、?自然、“冲和”等等这些道教最根本、最普通的理念,实除上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角度在印证或质疑着那些更为古老的教诲。”
 
  笔者注: 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必将逐渐证明道学、道教唯物思想的前瞻性。见本书,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物质的分类) P204
 
  “顺便说一句,由道教所哺育和溢养的中国医道,用西方术语说,是人体科学、理学、传染病学、环境科学、气象学、宇宙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的合性学问,可能会成为道学、道教与现代科学对话既便利又透宣的载体和通道。现在中医正在走出国门,我们是不是应该积极参与?”
 
  笔者注: 从诠释生命的起源开始,探讨、研究并系统解释中医中药的物质性原理与诊断治疗机制。见本书第四章,中医与中药: P212; 中医理论的物质基础: P212:;中药药用作用的物质基础: P213; 中药药用作用的原理与机制:P213。
 
  3.中——外对话
 
  “在对话中,我们完全有资格奉献道学、道教的伟大智慧,例如中国“三教”相克相融的经验,足可供自古及今因宗教同题而未停杀戮的国家和民族参考;再如,我们自古对自然、对地球、对字宙的关怀,完全可以成为人类共同地球的精神支柱;又如,我们“法自然”式的自由,可用来纠正新自由主义的偏差;如此等等。”
 
  “因此我们认为首先应想到的,是在人类道德重建过程中中国应当而且可以有的担当。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两千五百多年的道学智慧,1800多年的宗教体验,足可以担当起挽救世人之心,挽救地球之灾的重任。”
 
  笔者注: 指明道学、道教的中国特色,以及所承担的历史重任。见本书第四章,世界(自然界)是物质的P203。
 
  “这样,道教自然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笔者注: 道学、道教的哲学思想必将全方位走向世界,并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世界。
 
  许嘉璐先生的讲话以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想揭示了道学、道教当前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
 
  多少年来笔者投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研究探讨前秦的哲学著作。对世界的物质性,字宙生成,时间与空间,生命的产生、演化,事关人类健康的中医、中药等问题,都有自己未必成熟的观点。本书用解剖麻雀的方法研究《碧落碑》,并在上述几方面力求进行有效探讨。同时简略解答许嘉璐先生所提出的问题。与世人共勉,旨在抛砖引玉。
 
  笔者通过观察一滴水,希冀展示太阳的光辉,最高的追求是向世人介绍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并努力构建中华民族自己完整、系统的哲学体系。
 
  笔者深知,以业余的水平去深探宇字宙万物的本原是一种月中折桂的难事,但仍希望自己的劳动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增砖添瓦。
 
  范 业 俊  男,汉族,一九四五年十月生,辽宁省大连市人,三晋文化研究会特聘专家。中共党员。
 
  一九六五年太原市一中高中毕业到太原市北郊区丈子头村插队,一九七一年返城参加工作。山西建筑机械厂,工人、干部、供应科长,山西省建设厅直属山西城乡建设发展公司经理兼支部书记。
 
  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专重《老子》哲学、远古文字。数十年来潜心研究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立志构建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已出版《碧落碑述论》(三晋文化出版社,2016年);发表论文:《中国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中北大学学报》1991年);《坚决依靠人民群众》(《人民大学学报》1991年);《柴窑敞口瓶考证》(《文物世界》2016年第1期)
 
  探讨研究夏王朝文字。已完成《夏朝象牙文考辨》文稿待发表。
 
  已完成《老子简论》书稿。
 
  收藏1200余方“红山文化”至“民国”年间的古砚为标本研究中华古砚文化。已完成:《汉唐基石——古洮河硯研究》,《水火既济——古澄泥砚研究》,《飒爽英姿——中华古砚研究》三书定稿本,待出版。
 
  正撰写《周易浅论》周文王是商末政治家,《周易》是周文王的建国大纲。《周易》与一般意义上的“占卜”没有关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管理员入口

    产经新闻 Copyright © http://qyjlbd.com 2012-2017 版权所有

    网站邮箱:qyjlbd@163.com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

    京ICP备090753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