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学子暑期“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聆听红色故事
2021年09月13日 12:15 来源:产经新闻 作者:admin 点击:次

学子们探访816工程
近日,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学子来到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816核工洞,开展“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学习实践活动。
重温峥嵘岁月聆听红色故事
八月的重庆,山雾缭绕,伴随着一路的期待,学子们来到了816核工洞。巨洞紧靠乌江,背靠武陵山,隐藏于崇山峻岭的金子山山体内。

816核工洞
刚进洞口,一股寒气袭来,吹走了大家奔波的疲惫。坐上电瓶车,解说员向大家介绍了洞体的创始背景以及时间。一路深入,我们参观了104核电厂、3楼反应堆、7楼仪表室、9楼中央控制室、103堆工排空室等建筑。

816核反应堆观察台
解说员告诉大家,眼前的“世界最大人工洞体”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数万爱国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从天南地北汇聚至此,历时18年才完成的时候,团队成员心中的震撼和崇敬之情无以言表。古有众志成城筑长城抵御外敌,今有甘于牺牲建核工洞备战备荒。18年峥嵘岁月,一代知识分子“立心”之路的见证,中国人民灵魂洗礼的纪念碑,它巍峨的站立在金子山下,乌江之滨,彰显着一个时代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决心!
英魂永存世代传颂
当大家来到3楼反应堆锅底时,解说员放缓了步伐,沉重地介绍道曾经进来这个反应室的所有人都被称作为“敢死队”,他们怀着不怕牺牲的精神毫不迟疑地来到辐射最强的位置完成抢险任务,短短几十秒接触到的是超过人体正常剂量1万倍以上强辐射,对身体造成终身伤害。

816核反应堆
透过816核工厂的遗址,仿佛看到了先烈们建设工程时的激情岁月——在当年简陋的建设条件下,六万余名建设者们在这里付出了他们的心血,为民族的崛起奉献出了他们自己那一份最坚定的力量。

816,一个无法抹去的生命代号
作为处于盛世太平的年代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接力人,学子们更应该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牢记先烈们不怕牺牲,艰难奋斗和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陈思耘陈俊霖刘锦琛何金柯)
新闻排行
- 最新发布
- 涪陵“面面俱到助高考”活动启动 28家门店免费请学子吃面
- 北京风痕:网媒宣传不可替代,抓住搜索和收录至关重要!
- 运城博物馆 |《跨越时空话中医》讲座唤醒中医药文化基因
- 重庆梓承燊远物业:专业服务立口碑 社会责任显担当
- 锦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心宇一行调研中电光谷
- 聚焦真实病例,锤炼临床思维!第五届医学生临床真实病例分享决赛
-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康宁路学校师生代表参加区检察院开放日活动
- 2025年“乐和台湖”书友会之沙画小剧场系列活动纪实
- 庆“五一”东方雅韵,共赴古筝演奏专场
- 南充籍演员沈国琼:力创作更多影视精品、助推南充农旅健康发展
- OVU产业云等三项数字化成果入选“人居新质生产力白名单”
- OVU雨花智谷参加南京市三月份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活动,市委书记宣
- 湘俄国际公司(中国)总裁张琪 荣获克里斯托弗·莱登佐夫国家奖
- 上海中联(涪陵)律所:以“AI + 法治”点亮青少年成长灯塔
- 缅怀革命先烈 追忆红色传奇——中国文旅传媒网总编甘开勤祭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