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出台系列稳楼市新政 一线城市楼市初显复苏态势
2023年10月23日 10:21 来源:产经新闻 作者:admin 点击:次
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月度报告
一线城市楼市初显复苏态势
近两个月以来,各地出台了系列稳楼市新政,政策效应正逐步传导至市场端。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月度报告。报告显示,9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同比涨幅扩大,二手住宅环比转涨、同比降幅收窄。这也意味着,一线城市楼市初显复苏态势。
超35城执行“认房不认贷”
从8月底开始,多地楼市宽松政策持续释放,尤其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相继落地“认房不认贷”政策,对提振市场信心产生一定作用。以上海为例,继9月1日宣布执行商业贷款“认房不认贷”后,10月17日,上海再度宣布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套数认定标准,上海无房、在全国无公积金贷款或首次公积金贷款已结清的,认定为首套住房。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现已有超35城宣布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包括武汉、厦门、成都、沈阳、杭州、苏州、珠海等。
除了“认房不认贷”,南京、济南、青岛、沈阳、大连、郑州等热门城市宣布全面取消限购,广州、杭州等城市也对限购限售政策进行了放松。
例如,9月20日,广州表示将限购区域范围从9区调整为6区,非户籍人口在广州缴纳社保或纳税2年即可在限购区域购房,而此前这一条件为5年。另外,增值税的征免年限也从5年调整为了2年。
京沪房价环比微涨
在政策带动下,一线城市的楼市出现回暖迹象。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稳中微涨。
其中,新建商品住宅方面,9月份,一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在二手房方面,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连续4个月下降后首次转涨,涨幅为0.2%。
分城市来看,北京和上海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4%和0.5%,广州和深圳环比分别下降0.6%和0.5%。也就是说,四个一线城市的新房房价走势出现一定分化,京沪房价反弹,广深持续走跌。
广东省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京沪此前“认房又认贷”政策实施严格,落实“认房不认贷”以后,释放的需求潜力比较大,特别是京沪老旧二手住房多,改善型需求潜力大,有效的刚需基础也比广深更大。
此外,北京和上海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7%和0.6%,广州环比下降0.7%,深圳环比持平。
从同比看,9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和上海同比分别上涨2.9%和4.4%,广州和深圳同比分别下降1.7%和3.0%。二手房方面,9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同比上涨1.1%,上海、广州和深圳同比分别下降1.9%、3.8%和1.0%。
重点二线城市楼市稳健
二、三线城市的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尽管环比仍在下降,但同比则有涨有降。
从环比看,9月份,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5%,降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9月份,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4%和3.5%,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记者注意到,长沙、三亚、西安、宁波、海口、重庆、成都、杭州等重点二线城市楼市表现稳健。
总体看,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城市有45个,比上月增加1个,较年内高点减少10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城市有67个,比上月增加1个。
“从多个指标数据来看,房地产的优化政策作用是在持续释放,有积极的效应。”国家统计局表示,各地近期密集出台的房地产优化政策显露成效,但房地产总体上仍处在调整阶段,政策的发挥还需要过程,后期各地应继续抓好政策落实。(记者 孙杰 鹿杨)
转自:北京日报
新闻排行
- 最新发布
- 三个“首次”是亮点!制造业加快向中高端跃升
- 各地出台系列稳楼市新政 一线城市楼市初显复苏态势
- 多组数据中读懂中国经济巨大韧性、潜力和活力
- 我国已建在建抽水蓄能电站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 合作领域持续拓展 共建“一带一路”带来新机遇
- 多地优化楼市调控政策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持续深化税收征管合作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 物价运行平稳 消费持续恢复——聚焦9月份CPI和PPI数据
- 事关房贷利率、汇率走势!央行最新回应
- 我国明确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目标 推动重点领域信贷服务提质增效
- 助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这些政策举措共同发力
- 金属镓企业就产业高质量发展达成共识
- 维护患者健康权益 我国将开展患者安全专项行动
- 智能制造提升长三角食品产业竞争力
- 光伏行业驶入快车道 面临产能过剩与扩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