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确保粮食产量再创新高_产经新闻网
  • 欢迎进入《产经新闻》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乳蛋粮油 > >>内容

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确保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2024年03月20日 16:41   来源:产经新闻   作者:admin   点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成色更足。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当前,全国上下抢抓农时,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全面展开。春播也由南向北陆续展开,粮食主产区的春耕春管进展顺利。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也于日前正式实施,专家认为,这势必将推动国家粮食产能再上新台阶,在高起点上再创粮食产量新高,把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3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分品种增产任务和分区域增产布局,谋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等支撑性重大工程,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方案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新一轮方案的实施,有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自给自足能力,减少对外部粮食供应的依赖;同时,方案将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此外,通过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种业振兴等重大工程,将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通过提升粮食产能,我国能够进一步提高粮食自给率,减少对外依赖,增强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在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看来,提升粮食产能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粮食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提升粮食产能有助于稳定粮食价格、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还将促进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2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集中必要资源力量和手段,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
 
  “我国发布第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规划是在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当时,我国粮食产量刚超过1万亿斤,在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以及国际粮食市场变动的背景下,我国提出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万亿斤以上、产能增加1000亿斤。事实上,到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390亿斤,远远超过预期目标。”
 
  李国祥表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当是聚焦耕地和种业,提高耕地质量,谋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聚焦粮食“芯片”,依靠种业振兴,切实提升粮食单产水平。智能化、大型化农业机械目前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短板。他建议,在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同时,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粮食生产存在‘两丰两歉一平’的周期波动规律,这是中国人在几千年农耕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认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粮食生产经常遭遇洪涝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和严重病虫害的侵袭。”专家指出,历史上,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低下,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粮食生产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呈现出周期性波动规律。
 
  打破农业生产周期规律,关键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改变粮食生产“靠天吃饭”局面。专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显著提高,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粮食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突破农业生产周期瓶颈,彻底解决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吃不饱饭的历史问题。以2023年为例,我国粮食生产遭受“烂场雨”、洪涝灾害和干旱天气的轮番侵袭,通过强化农业发展支持政策,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有力开展抗灾夺丰收,粮食生产再创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继续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保持了粮食供给充足、粮价稳定的良好局面。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南昌大学副校长陈始发认为,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例如,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耕地撂荒现象较多;目前我国在核心种源、高性能农机装备等领域距离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种子产业的“卡脖子”问题尚未解决,农业科技实力薄弱制约粮食生产能力;国际粮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加之受极端气候、能源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断链”风险增大,我国粮食进口渠道、粮食生产总量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等。“防范和化解当前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亟须抓牢要害,稳固安全底板,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陈始发说。
 
  具体来看,如何坚持实施藏粮于地,确保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陈始发指出,一方面,要保护耕地数量稳定粮食总量。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与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加大撂荒耕地利用力度,加强对破坏耕地行为整治。另一方面,要提升耕地质量促产量增长。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快推进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如何加快推进藏粮于技,提高粮食安全的创新能力?对此,陈始发认为,一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快种源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生物育种新技术应用,确保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二是提升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应用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三是重点扶持种业企业等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整合优势资源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四是推动绿色技术进步与应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仓廪实,天下安。专家表示:“国家粮食安全好政策不断出台,是好事。当前,春耕正由南向北徐徐展开。要把这些好政策尽快落地,让好政策的春风吹到广阔农村、吹进广大农民心坎,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大动力和无尽活力。”(记者  周岩)
 
  转自:中国食品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管理员入口

    产经新闻 Copyright © http://qyjlbd.com 2012-2017 版权所有

    网站邮箱:qyjlbd@163.com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

    京ICP备09075303号-1